CMU 的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65年,是全美最早的计算机科学系,目前已经升格为计算机科学学院。其研究生项目中除了机器人方向与硬件关系较多之外,其他基本上都是纯软的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CMU 的教学体系对于偏软的计算机科学系应该有较大的借鉴意义。
CMU 的教学手册上没有从传统意义上针对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导论课,虽然有名为“计算机科学伟大思想”的两学期课程,但是从内容上看应该是离散数学的替代,因为此外CMU 并没有其他离散数学方面的课程。此课程没有教材,内容比传统离散数学要灵活得多,涉及概率、代数、算法、加密理论、复杂性理论、博弈论等,非常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。
与其他名校相同,CMU 对程序设计的重视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:本土新生的第一堂课就是“初中级程序设计”,直接讲授Java。然后是中高级程序设计(Java)、C 语言编程技巧、高级编程实践(Java)、程序设计原理(用SML语言讲授)。目前,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难点是硬件课程的设置问题。硬件知识体系本身非常丰富,但是硬件课程多
了,又削弱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特色。CMU 在这一问题上是怎样处理的呢?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现任院长Randal E.Bryant 亲自给出了回答,他用15~213“计算机系统导论”一门课(12个单元)完成了硬件知识的教学。这项教学改革的成果就是一本厚达900 多页的《ComputerSystems: A Programmer's Perspective》(中译本《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已经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)一书。他在该书的序言中说:
“本课程的宗旨是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。因为我们的学生中几乎没有人有机会构造计算机系统,而大多数学生,甚至是计算机工程师,也要求能日常使用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。所以我们决定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讲解系统,并采用过滤的方法,即只讨论那些影响用户级C程序的性能、正确性或实用性的主题。
比如,我们排除了诸如硬件加法器和总线设计这样的主题。虽然我们谈及了机器语言,但是不关注如何编写汇编语言,而是关心编译器怎样翻译C的各种构造,比如指针、循环、过程调用和返回以及switch语句。更进一步说,我们将更广泛和现实地看待系统,包括硬件和系统软件,讨论链接、加载、进程、信号、性能优化、评估、I/O以及网络与并发编程。这种做法使得我们讲授本课程的方式对学生来讲既实用、具体,又能实践,同时也非常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”
网站上的一些随书配套实验,也独具匠心。因此此书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。根据配套网站上的列表,它已经被全球80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。